BLOG

關於玩樂時事知識國家社會文化藝術遊戲我最會還能分享大家.
  Add to Google Reader or Homepage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台灣的企業危機


在全球化的時代,「人才自由移動」已然成為趨勢,而台灣實質薪資卻普遍偏低,甚至倒退回16年前的水準,遠遠落後鄰近國家,導致台灣企業留不住人才,有能力的專業人才大量外流的情況下,「人才荒」越趨嚴重。



根據英國一流機構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在 2013 年底公布的人才競爭力調查,預測台灣將在 2021 年成為人才供需落差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人才斷層」儼然成為台灣社會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然而,早在外企及陸資大舉挖角台灣人才前,人才斷層早已是台灣企業有形的缺口,國外挖角不過是加速惡化,把中間好不容易架起的專業人才支柱硬生拔走。

 第一、台灣企業未積極轉型。過去台灣成功的模式是代工,集中在電子業,但現在PC/NB時 代已結束,邁入物聯網和人工智慧,台灣還未調整過來。中國品牌和互聯網新巨頭興起,重創Acer、HTC這些電子品牌。

第二、台灣品牌全球化欠缺。品牌一定要遍布全球才有價值,而且不能沒有中國市場。兩岸關係不佳,台灣失去了全球最大市場。另外,歐美市場近年經濟萎縮,新興市場如東南亞、印度和非洲卻快速成長,這些都是台灣的弱點。

第三、創新精神不足。商周於上海太平洋百貨關店時進行採訪,當地民眾表示其多年來都沒有變,跟不上商圈國際化的腳步。

第四、台灣企業不擅資本運作。台灣人只敢小打小鬧,財力不足,但在中國連鎖品牌要成功,一定要做大,還要不斷投資升級,做大以後還要有管理的能力。中國市場已走出自己成功模式,這是大部分台資企業無法駕馭的。

第五、台灣互聯網和電商環境落後。中國是全世界互聯網發展最先進的國家,甚至超越美國,這幾年出現不少百億甚至千億級的電商平台公司,商業模式創新,產業整合加速,造就了許多新品牌,如滴滴出行。反觀台灣,法規嚴重落後,政府封殺愛奇藝落地,要求阿里巴巴撤資,重罰Uber,新電商品牌焉能壯大?

台灣因陸資、外資挖角已出現斷層

陸資企業運作,因為市場開放的時間晚,因此為了學習海外、國際的產業知識,讓學習曲線最佳化,除了抄產品外,也挖人才來抄,加上台灣對人才挖角毫無招架之力,成本嚴格控管的情況下,無法給人才太大的誘因,陸資高薪挖角自然非難事,對陸資來說,雖然高薪給付人才是一大筆錢,但相較台企投入培養的資金,他們還是在搶人大戰中,以較高的機會成本占了上風。

造成人才外移情況不斷惡化最根本的原因,除了企業者的思維外,最重要的是台灣企業與企業主普遍不重視人資管理。104 人資學院事業群資深協理花梓馨認為,「雖然談人資管理很久了,但台灣企業主的腦袋沒變過,7 成以上都還是在做『人事管理』」,但這樣保守的思維不是沒有原因的,追溯台灣早期的產業特性,大多以代工為主,企業主最重視的無非就是成本管理,對人的投資相對顯得小氣。



而從早期到現在,老闆的思維並未改變,不被企業視為最重要資產的情況下,當人才被壓榨被掏空後,換個舞台成為必要的生存手段,也就開啟了一連串人才外移的惡性循環。

重視人資、制度方能保有人才

「台灣企業必須要思考該如何重視人資管理」,花梓馨指出,對關鍵人才來說,薪水或許不是工作的唯一目的,因此人資管理也不只是做薪資的調整,而是讓人才看到他想要的未來,例如:提供他晉升或外派的機會。企業主必須認識關鍵人才,了解他的需求,再回頭檢視企業內部的人資管理制度,必須做什麼樣的調整,以符合關鍵人才的需求,「如果能得到的跟別人相同,那他為什麼要留在這?」

簡單來說,關鍵人才要的是「未來」,而非只是實質上的薪水,從政府到企業的人才政策,許多環節早已病入膏肓,台資企業目前「以錢留才」的方式,或許能抵擋陸資企業的挖角,但長期下來,還是會在全球化的時代,被一波波襲捲而來的外資挖角浪潮給吞沒。

別為了形式做訓練,應量化與向上管理

回到最根本的原點,台灣企業的人資管理制度該怎麼改善?目前台灣市場中,有8成以上企業人資管理的 E 化不足,台灣政府儘管想介入改善,著重企業的教育訓練,然而,花梓馨認為,雖然教育訓練是人資管理中重要的一環,也最能看出政府補助的績效,但這樣的政策其實是捨本逐末,並未針對問題解決。他表示,政府應該重新檢討產業與人才政策,過於重視教育訓練,對人才發展並沒有幫助。

在台灣企業主眼裡,HR 只是管理人事、發放薪水和獎金,但 HR 的工作絕對不僅僅於此,花梓馨鼓勵 HR 必須要有行銷和業務人員的特質,學習如何與老闆溝通,而這裡所謂的溝通,並不是跟老闆談離職率,而是想辦法將 HR 的成效結合公司營收「量化」,並設法做「向上管理」,這樣很多制度才推行得動。




Powered By Hiiir.com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10種女人的特質

源自於日文的「殘念」,意指可惜、遺憾,若與「美人」合用,則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惋惜之意。雖說沒有人是完美的,但是他人眼中的「殘念美人」卻有著令人無法忽視的巨大缺點,讓人難以因為她動人的外表而睜一支眼閉一支眼。

到底殘念美人有哪些內在特質使人敬而遠之,以下列舉5種類型供大家作為借鏡。




1. 自視甚高 也許是因為天生麗質的外表,讓這些殘念美人在外界疆場的禮遇之下,容易產生高人一等的錯覺,也因此導致她們在與他人互動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流露出自視甚高的態度。從批評他人外表到譏笑他人言行,尖酸刻薄的樣子即便當事人不在現場,一旁的局外人也很難不為之捏一把冷汗。
2. 把白目當直率 有些殘念美人喜歡自稱自己講話就是直接了一點,認為自己的直率是自然不做作的表現,卻不了解有時候直接跟白目其實只有一線之隔,傷了別人還要對方感謝自己的有話直說。也許當下對方並不會表示什麼,但時間久了人自然會將她們排除在來往對象之外。
Photo @birdasaurus


3. 凡事都要別人幫忙 不管是以「人家是女生欸」為理由,還是裝笨、裝不懂,多數人或許一開始還會因為她們楚楚可憐的外表而心軟或是被迷惑,但畢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老是想透過撒嬌、裝可愛,來凹別人的好處,不僅同性看不下去,能夠忍受一輩子的異性應該也沒幾個。

4. 自我中心 不喜歡向他人妥協的行徑,充其量只是固執、難相處,但凡事都想企圖去影響他人來按照自己的方向走,那就是控制狂的行為了。喜歡自說自話、眼裡只有自己的事情、不懂得體貼他人……擁有這些缺點的殘念美人即便有再好看的外表,也是枉然。

5. 過於在乎外表 雖說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但是過度在乎外表確實會讓人無奈,尤其在影響到他人的時候。例如為了化妝而遲到半小時以上還擺出大言不慚的姿態,或者只是一同去趟超市卻堅持要全妝才出門。如此近乎偏執的堅持,在不斷造成他人困擾的情形下,自然會被默默打叉叉。



我們不能否認,好看的外表跟受歡迎的程度有所關連,但是除了外表以外,一個人的性格更是決定他是否受歡迎的最大關鍵。只不過,性格的組成是相當多變的,還可以向下細分出更多不一樣的特質,究竟具有哪些行為特質最能替自己在愛情市場中奪得先機呢?以下就根據日媒的報導,從民調出發,看看現在的普羅大眾是怎麼想的吧。

1. 愛撒嬌的女生 大家一定聽過「懂得撒嬌的女生最聰明」,不過會撒嬌的女生到底有多受歡迎呢?問問男生,得到了91.5%都表示「喜歡」的結果,看來「撒嬌」還真的是女生最強大的武器呢。

2. 愛笑的女生 如果你天生是撒嬌苦手,那麼沒關係,至少你要懂得笑。因為在另一項調查中,針對20到30歲的男性,請他們比較「冰山美人」和「外表普通但愛笑的女生」誰比較迷人,結果有78%的男性選擇了後者,認為笑容與陽光的個性比外表還重要。

Photo: @celfie-s

3. 健談的女生 你是善於傾聽還是善於聊天分享的人呢?集結三千多位來自20、30世代的答案後,有56.8%的男性表示自己喜歡善於聊天的女生,而有43.2%則喜歡善於傾聽的女生。從結果來看,健談的女生可說是略贏一點點。

4. 「有機可趁」的女生 與其說是讓人有機可趁倒不如說這種女生很聰明,知道該在哪些地方留下關鍵,丟球給對方接。雖然這種特質看在同性眼裡,給人一種喜愛勾引男人的壞印象,但是從男性的民調結果來看,有83%的人很吃這套呢。 5. 懂得關心人的女生 「你會對關心你的異性產生莫名的好感嗎?」這道問題有65%的男性表示會,同樣的問題則有71%的女性表示贊同。由此可知,懂得關心別人、主動釋放善意,無論你的對象是男還是女,這項特質可說是大大加分啊!

Photo: @acaciabrinley

除了以上5點,在大家的回應中還有開得起玩笑、個性直率、凡事全力以赴,以及吃東西總是吃得津津有味等特質,都在男性裡獲得了高度評價呢。大家不妨回憶一下身邊受歡迎的女性,是否有以上這些特質,說不定這就是她們外表也許沒有美若天仙,但追求者卻門庭若市的原因之一呢。



Powered By Hiiir.com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那些電影教我們的事


許多的愛情電影中都存在著一種迷思,那就是愛情可以讓人得到幸福,但每個故事都是如此嗎? 學會和自己相處,你就不會害怕寂寞。


單身啪啪啪 (How to Be Single), 2016 單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過著不能忠於自己的人生。


單身動物園 (The Lobster), 2016

‹›
Text/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Photo/《單身啪啪啪》、《吉貓出租》、《單身動物園》劇照 許多的愛情電影中都存在著一種迷思,那就是愛情可以讓人得到幸福。

那些俊男美女們在遇到了對方之後,全都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也留給所有觀眾美好的想像、 幸福的投射。因此,現實生活中存在許多仍在尋尋覓覓的人,也存在許多羨慕著別人出雙入對,而自己仍孤家寡人的單身一族。

然而,「單身」難道就一定是壞事嗎?一定非得要有個伴,才能夠過得幸福嗎?就讓我們介紹幾部電影,告訴你『單身』的真正意義!


學會和自己相處,你就不會害怕寂寞。
 Loneliness won't bother you as much if you know how to be with yourself. 單身啪啪啪 (How to Be Single),
2016 從大學開始,Alice就和男友Josh在一起了。雖然很愛他,但Alice希望能在定下來之前好好享受一下單身的感覺,於是她提出了暫時分開。
Alice來到紐約投靠事業成功但一直單身的姊姊Meg,並且認識了周旋在眾男人之間的玩咖Robin,以及不斷透過交友網站想要終結單身的輕熟女Lucy。這四個女孩即將發現,『單身』是一個比想像中要複雜得多的人生課題。


有時你需要的不是能趕走寂寞的人,而是能共享寂寞的伴。

 Sometimes what you need is not someone who can chase away loneliness, but who can share it with you.

 吉貓出租 (Rent a Cat), 2012 單身雖不等於寂寞,但人總是會希望身邊能有個伴。與一群可愛貓咪為伴的佐代子,發現她的身邊有許多像她一樣寂寞的人,於是她決定把她的貓出租,讓有需要的人可以從這些溫柔伴侶身上找到慰藉。


單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過著不能忠於自己的人生。
 Being single isn’t scary, living a life against your own will is.

單身動物園 (The Lobster),

2016 在未來的烏托邦社會裡,單身不只會受到歧視,甚至是被禁止的。不管你是因為喪偶還是被劈腿,只要你沒有伴侶,就會被強制送到一間飯店裡,並且限制你在45天之內要找到合適的另一半,否則就會被變成一隻你指定的動物。但如果為了不想變成動物,硬去找一個人陪伴,難道人生就會快樂嗎?

如果最後雖然是一個人,但卻能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動物,過著自在的人生,是否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希望這幾部電影能夠讓你明白,重點不在與你是不是單身,而是這樣的生活是不是你想要的。只要你覺得開心,那麼就算單身,還是可以很幸福!




Powered By Hiiir.com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那些年我們一起背過的課文


還記得那個久遠的中學歲月,翻開國文課本的原因除了畫圖塗鴉,大概就是要背誦各式各樣的課文了!從基本的唐詩、古文,到近代文豪大家的作品,就連一個將軍寫給兒子的文章也要背!在痛苦之餘,現在回頭看看,其實也是自有其中樂趣在。

 No.10 《五柳先生傳》
本文選自《陶淵明集》,作者自然就是腰桿子最硬、「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晉代文學家陶淵明,而《五柳先生傳》完全就是陶淵明以第三人的角度描述自己的個性、喜好,不過雖然《五柳先生傳》文中寫得瀟灑脫俗「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但翻成白話,就是「貧窮又嗜酒,親戚請他喝酒,他一定會喝光喝醉,然後拍拍屁股走人」在現實生活中似乎滿令人困擾的。

No.9 《兒時記趣》
作者沈復字三白,是清朝的文學家、名士,《兒時記趣》是取自他描述自己的自傳式小說《浮生六記》中,也是每個老師強調再強調一定要背起來的課文之一,不過由於《兒時記趣》年代接近現代,儘管是文言文但並不難懂,而且文中描述童年相當生動,尤其「夏蚊成雷」、「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令人印象深刻,背誦起來也比其他文言文的課文輕鬆一些。



No.8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名言便是出自《陋室銘》,即使長大後不少課文都忘光了,但這句大概大多數人都還記得,作者劉禹錫是唐朝名詩人,跟大名鼎鼎的詩仙白居易是知交,合稱「劉白」。但他因為參與革新運動失敗被貶官,一貶14年,就在他被貶到和州(現今安徽省境內)時,為了抒發自己的心情寫出了曠世巨作《陋室銘》,若是當時劉禹錫官宦之途一路順利,恐怕就寫不出如此的文章了。



No.7 《桃花源記》
才揮別《五柳先生傳》,第7名又再度碰上陶淵明的大作《桃花源記》。陶淵明在世時因為朝綱不振、戰亂頻傳,文人的出路又被貴族所壟斷,陶淵明為了反映當時對世道的不滿、以及抒發自己對社會和諧的嚮往,才寫出了描述心中烏托邦的《桃花源記》,不過,這也造成後世對於是否真的有「桃花源」這個地方爭執不休,關於桃花源所在地也是眾說紛紜,可能真的得等到下一個像陶淵明這樣的有緣人才能證實了。

No.6 《雅量》
「棋盤、稿紙、綠豆糕」是許多PTT使用者萬年不老的哏,每次只要有鄉民對一件事有不同的觀點,推文八成會出現關鍵字「綠豆糕」,而許多人求學時,只要上課上到《雅量》,班上最貪吃的同學,幾乎都會被逼著客串文中「大食客」同學的角色。《雅量》的作者宋晶宜出生於台北,是近代的文學家,更曾任聯合報、民生報的記者,近年為心靈勵志作家,並主持電台節目。



o.5 《岳陽樓記》
作者范仲淹不僅是北宋時期的大文豪,更率兵抵禦外侮,被敵人譽為「胸中自有百萬甲兵」。不過跟所有連續劇一樣,剛正不阿范仲淹因為得罪了權貴,而被誣陷而遭貶河南,而他的好友滕子京也因為支持他遭貶,范仲淹為了安慰好友寫出了《岳陽樓記》,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更為千古名句,當時被老師逼著背誦只覺得無趣,長大後才知道當中的境界著實厲害!

No.4 《差不多先生》
作者胡適不僅是近代大文學家、詩人,生平代表作品有《胡適文選》、《文學改良芻議》等,更曾被提名諾貝爾獎,胡適不僅是提倡白話文的先驅,更勇於批判舊禮教,而《差不多先生》就是胡適在諷刺當時中國人做什麼事都抱著「差不多就好」性格,文筆極盡嘲諷,直指中國人的問題核心,比起現今網路上的酸民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當時一定氣壞了一票守舊的腐儒,就算在今天,華語地區「差不多」的個性也仍未根除。



No.3 《麥帥為子祈禱文》
前10名課文作者中,唯一入選的西方人就是我們的「麥帥」-美國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啦!這位二戰時期在亞洲戰區赫赫有名的大將,因祈禱文中展現十足父愛的一面而獲得極大好評,但殊不知我們在背誦時極為痛苦,一群半大不小的屁孩,怎麼可能理解「真實偉大的樸實無華,真實智慧的虛懷若谷,和真實力量的溫和蘊藉」這種境界,即使背完,也隨著時間漸漸地還給了老師,遠比不上麥帥的另一句名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來的有印象。



No.2 《背影》
史上最有名的老爸、加上史上最有名的橘子,組成了這一篇父愛滿溢的經典課文《背影》,作者朱自清是近代文學家,擅長對於感情描寫,《背影》便將父子之間的互動與細膩的感情描寫出來,可能是文字太真實令人印象特別深刻,網友常常用時事、趣事改寫《背影》,造成許多反差式的幽默,至於《背影》是否是朱自清幼時發生的真實事件,也不是這麼重要了。



No.1 《出師表》
求學時每次上到出師表,老師才唸到「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相信不少學生的眼皮已經快要闔上,堪稱史上第一難背課文!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蜀漢名相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先生,每次看到《出師表》,腦海裡浮現的是年幼的劉禪坐在龍椅上,台下的諸葛亮就像老師一樣滔滔不絕的念著他的大作,光是想像就覺得快崩潰,這也不難體會劉禪降魏後為何會說出「樂不思蜀」的名言了。 來源:




Powered By Hiiir.com

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西方人都覺得亞洲人很變態


1. 錯誤英文標語上衣。(亞洲各國)

15個「為什麼西方人都覺得亞洲人很變態」的主要原因。#12台灣去年超夯的也上榜了!

西方人第一次看到這些T恤時可能還會以為這是故意的,但這樣的T恤在街上非常多,而且大家都很一般地穿在街上,讓西方人懷疑這到底是反諷,還是真的印錯了?但像「Think Less, Stupid More」(想少一點,笨多一點)、「The Pig Is Full Of Many Many Cats」(豬充滿了很多很多貓)、「Crap Your Hands」(廢物你的手) 這種莫名其妙的標語還是讓西方人覺得超好笑!

2. 賣「使用過」小褲褲的轉蛋機。(日本)

15個「為什麼西方人都覺得亞洲人很變態」的主要原因。#12台灣去年超夯的也上榜了!

大家知道日本有很多販賣機,從飲料、零食、菸,甚至玩具、熟食都可以在販賣機買到,全日本大概有380萬台不同種類的販賣機!而這台則是所謂的轉蛋機,裡面能轉出的竟然是OL穿過的原味小褲褲?不過仔細看看旁邊的字就會發現裡面是賣小褲褲沒錯,但並不是人家穿過的,那只是一個當成梗來用的標語啦!(只是賣小褲褲還是挺怪的…)

3. 深夜綜藝節目。(日本)

15個「為什麼西方人都覺得亞洲人很變態」的主要原因。#12台灣去年超夯的也上榜了!

日本的綜藝節目絕對是超怪,而且超重口味,讓西方人也不敢置信,甚至覺得這些節目都是假的!套好的!(雖然說的確有劇本啦…) 像上面截圖這個節目單元是「手 交卡拉OK」,男星一邊唱卡拉OK的時候,旁邊的女生就在幫他用手來,如果他唱不下去的話就輸了!還有更多不僅西方人,連台灣人也看傻了眼的日本綜藝!

4. 假牙套。(中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

15個「為什麼西方人都覺得亞洲人很變態」的主要原因。#12台灣去年超夯的也上榜了!

在美國,牙套是大家在成長過程中最不希望戴上的東西之一,但在亞洲的某些國家,牙套是只有有錢人家才能配戴的東西,所以一些無法配牙套的人會想辦法配假牙套,讓自己看起來像是有錢階級。而假牙套其實就跟真牙套一樣要裝到牙齒上,不同的是有些人還會盡量上假牙套更五彩繽紛,這樣才夠醒目啊!

5. 臥蠶手術。(韓國)

15個「為什麼西方人都覺得亞洲人很變態」的主要原因。#12台灣去年超夯的也上榜了!

近年來臥蠶手術在韓國十分盛行,也紅到了台灣。臥蠶手術其實就是利用醫美手術整出臥蠶,而有些不想整型的人更會利用化妝技巧來讓自己看起來有臥蠶,許多人都認為有臥蠶看起來比較討喜、夢幻等等,但這樣的審美觀讓西方人完全無法理解!他們甚至覺得想讓自己看起來像洋娃娃是件很詭異的事呢。

6. 臉罩。(中國)

15個「為什麼西方人都覺得亞洲人很變態」的主要原因。#12台灣去年超夯的也上榜了!

西方人到海灘時都是穿得布料愈少愈好,不過有些中國人卻會用這種特殊的臉罩把臉整個罩住!原因是她們愛美,不想曬黑,有時就連小孩子都會戴上這些臉罩!

7. 貝果頭。(日本)

15個「為什麼西方人都覺得亞洲人很變態」的主要原因。#12台灣去年超夯的也上榜了!

日本一些年輕人之前流行把鹽水注入額頭,製造出這種特殊的「貝果額頭」。因為鹽水會被自然吸收,所以貝果在24小時候就會消失,但這模樣看在西方人眼裡還是覺得超級怪!不過…這貝果頭其實是的耶?

8. Rockabilly俱樂部。(日本)

15個「為什麼西方人都覺得亞洲人很變態」的主要原因。#12台灣去年超夯的也上榜了!

我只能說日本真是一個西方人難以理解的國家。黑色皮衣、飛機頭、機車跟搖滾,這些都讓西方人想到《火爆浪子》這部描述1950年代的電影,但這些人卻是21世紀東京次文化的族群,所以也讓西方人覺得很不可思議!這些延續了美國搖滾反叛文化的人們都會梳著油亮的飛機頭,每逢周末聚集在代代木公園,放著搖滾歌曲並且尬舞!


9. Fairy Kei。(日本)

15個「為什麼西方人都覺得亞洲人很變態」的主要原因。#12台灣去年超夯的也上榜了!

Fairy Kei是一種甜美華麗、過度裝飾的時尚風格,也算是蘿莉塔的一種。而Fairy Kei這個字其實是從1980年代美國的流行時尚來的,當時的少女們就喜歡穿得很夢幻,然後把家裡找到的彩虹小馬玩具或是各種夢幻物品掛在身上。而日本女孩們會把Fairy Kei風格穿上街頭也讓西方人超震驚!


10. 活動物鑰匙圈。(中國)

15個「為什麼西方人都覺得亞洲人很變態」的主要原因。#12台灣去年超夯的也上榜了!

這項風潮就真的讓人很不舒服了。之前中國有商人將魚、澤龜、蜥蜴等小動物裝進密封的塑膠套裡,裡面還裝著五顏六色的水,做成鑰匙圈販售。商人還號稱裡面裝的是營養液,可以讓動物活好幾個月。各國的動物保護組織聯署抗議,許多人也覺得這樣太殘忍了…


11. 小混混、太妹文化。(日本)

15個「為什麼西方人都覺得亞洲人很變態」的主要原因。#12台灣去年超夯的也上榜了!

基本上日本就是這份榜單的常勝軍啦…日本有所謂的ヤンキー文化,直翻成中文就是不良少年/少女,基本上他們就是一群不遵從社會規則,喜歡耍叛逆的人,小從翹課、抽菸,大到飆車、混幫派都可以稱為不良,不過他們的慣用語、服裝跟肢體語言都跟族群外的人有很大差異,所以也被視為一種次文化。這跟日本人溫和有禮的形象差很多,所以也讓西方人覺得很不可思議!


12. 塑膠袋時尚。(台灣)

15個「為什麼西方人都覺得亞洲人很變態」的主要原因。#12台灣去年超夯的也上榜了!

還記得去年的塑膠袋穿搭嗎?!有人把便利商店的塑膠袋套身上後上傳照片,竟然意外掀起,「平價時尚」風潮!許多男女紛紛拍照上傳,雖然大家只是覺得很有趣,不過西方人也哭笑不得:「你們到底在想什麼?!」


13. 男公關。(日本)

15個「為什麼西方人都覺得亞洲人很變態」的主要原因。#12台灣去年超夯的也上榜了!

對,男公關文化也讓西方人覺得無法理解。為什麼這些年輕人會穿著昂貴的西裝、剪著1980年代流行的髮型,被拍照放在看板上,而成熟女性就可以選擇跟他們…聊天。聊天?!西方人就是覺得成熟女性願意花大把的錢跟這些小弟弟喝酒、聊天或跳舞之類的,實在太奇怪了!


14. 刺蝟咖啡廳。(日本)

15個「為什麼西方人都覺得亞洲人很變態」的主要原因。#12台灣去年超夯的也上榜了!

下一個不是日本了,我保證。總之大家應該也知道日本有很多讓客人可以跟小動物相處的咖啡廳。貓咪、狗狗咖啡廳都不稀奇了,但刺蝟咖啡廳真的讓西方人嘆為觀止啊!另外東京還有,但這些動物咖啡廳卻讓西方人無法理解大家怎麼不去寵物店養寵物就好了?(不是所有人都有時間空間照顧嘛…)


15. 情侶裝。(南韓)

15個「為什麼西方人都覺得亞洲人很變態」的主要原因。#12台灣去年超夯的也上榜了!

雖然亞洲很多國家都有喜歡穿情侶裝的人,但據說在南韓,穿情侶裝的情侶特別多!情侶不僅衣服、褲子要成對,有些人連飾品都會選擇有搭配到的!而且南韓還有情侶電影院、情侶咖啡廳跟情侶酒吧等場所,讓注重個人空間的西方人覺得無法理解!
來源:Therichest




Powered By Hiiir.com

2016年9月12日 星期一

舒淇結婚看台灣媒體3個問題


舒淇和馮德倫攜手步入禮堂,這則新聞鋪天蓋地,搶盡了各大媒體版面頭條;可是也宛如一面照妖鏡,照出了很多媒體根深蒂固的劣根性。


1.結婚永遠最關心的就是戒指、衣服、婚宴



對於明星婚宴,媒體會選擇用有點閱率的角度切入,雖然有人罵,有人嫌,但觀眾的點閱率最實在,這似乎也反映了台灣人對於喜慶的價值觀:戒指、衣服、婚宴。

這幾年雖然開始有些聲音提倡簡單公證結婚就好,但對媒體對明星婚禮的新聞處理方式,永遠是戒指上的鑽石幾克拉?婚紗有多名貴、婚宴辦幾桌,在哪一家五星飯店,一桌花了多少錢,吃的是不是鮑參翅肚,是不是帶球嫁。

舒淇的婚姻,最特別的在於少了極盡奢華,直接選擇拍幾張照片,發發微博公告天下,婚紗是平價服飾、新郎西裝路邊買的,戒指也沒有特別說是那一家,是廠商趕快跳出來昭告天下,女神是用我們家的鑽戒。


其實,對名利雙收的舒淇、馮德倫來說,他們並不是辦不起豪華婚宴,選擇低調的方式結婚,也給了世人另一種啟示─婚姻最重要的不是婚禮辦得有多奢華,而是身旁陪著你的那個人。


2.沒有純粹的祝福,開始爬過去情史



一對新人結婚就代表一段嶄新的開始,願意步入禮堂,過去就讓它過去,但媒體很喜歡幫助新人重溫舊夢,順便做個對照表來比一比;於是,這次舒淇結婚,我們又再度重溫舒淇苦戀黎明七年,回顧王力宏跟她那段逝去的愛,再到馮德倫分開又再度重來……不只是女生,男方也一樣,馮德倫被挖出了跟莫文蔚曾論及婚嫁,再到早已嫁做他人妻的徐若瑄過往的一段情,到現在新娘舒淇的分分合合。

有些心靈雞湯文會提到,這些錯的人都是未來幸福的見證,也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但對於當事人來說,這些過去感情史真的不重要了,重新挖出來再看只是讓自己添堵,甚至如果心理狀態弱一點的伴侶,可能又搞砸了一樁喜事。

那麼,我們何必要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追究那些有的沒的?有一個人願意跟你攜手向前看才是最重要的。

3.一定要結婚才等於幸福嗎?


舒淇和馮德倫的結婚沒多久,扯出一段案外案─2015年曾經出席黃曉明和Angelababy大婚的黃金剩女三人組,林志玲、林心如、舒淇,至今只剩下年紀最大的林志玲尚未結婚。於是,志玲姐姐真的很衰,又被追問了一次會不會有壓力。一再被問這樣的問題,就算沒有壓力,也變得有壓力了!

媒體提到,林志玲的感情歸宿也再度成為外界關注焦點。其實,林志玲有沒有結婚,頂多是茶餘飯後的話題,但跟我們這些市井小民真的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種看似關心卻沒有實質幫助的問題最白目也很恐怖;只有結婚才是對的,彷彿變成一種根深蒂固的社會價值觀。雖然很多人越來越清楚,結婚不代表就是獲得幸福,一個人也沒有什麼不好;但似乎在更多人的心裡面,步入婚姻就等於找到幸福;於是高EQ如志玲姐姐聽到記者「關心」也只能說:「我要加油了!」

舒淇結婚,問題更深的是可以看到根深蒂固的台灣媒體的劣根性,也許會有很多媒體人替自己喊冤:因為觀眾愛看,因為有點閱率,於是我們也只能給他們看他們想看的。

其實,我不是說這樣的花邊新聞不值得存在,因為每種事情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但如果永遠都只用「觀眾愛看」作為擋箭牌,只會變成惡性循環,永遠也不會進步;作為具有傳播力的媒體,若不以身作則,失去更多自己本身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Powered By Hiiir.com